文/李志荣
“明天是宇桐的生日,你们准备咋过,要不回老家来热闹热闹?”
“明天没时间,井下要干大活,公司要求主管书记必须有一个人到现场,下次给补过,我抽时间再回来看你们”
“好好,工作要紧,你忙……”电话那头父亲的声音有些哽咽。
“羊”有跪乳之恩、“小乌鸦”有衔食喂母鸦的情义,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顺父母。父母生养儿女,透支了所有的爱。在我们懵懂无知的年纪,觉得这是理所当然,而当有一天,我们成为父母的时候,才发现抚养儿女是多么的不容易。从呱呱坠地到长大成人,我们要付出多少的心酸和艰辛。
在井下繁忙的工作中,我的脑海里突然闪现出一幕又一幕儿时的画面,我是土生土长在陕北大地的农村孩子,小时候,家里条件不好,但是爸爸妈妈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我们。相比同龄的孩子,我要温顺得多,但是不代表我不调皮,也经常把家里搞得乌烟瘴气,小孩子童年玩过的,我也几乎都玩过,爬上十几米高树掏鸟窝,跑十几里地下河里摸鱼,大中午捅蜂窝眼睛被蛰的就剩一道缝……
记忆中,爸爸揍我的次数扳着手指都能数过来,不是我不调皮,也不是他舍不得揍我,而是我的调皮有“把握”,不触碰爸爸的底线,家里不能动的东西,我很少去触碰,在家我是兄妹当中最听话的那个。在外,我也始终牢记不能和其他人做危险事情,尤其是去河畔游泳,我爸是绝对不允许我们几个到水塘、河里的深水区玩耍的,这是他的底线。
记得妹妹第一次下河游泳被爸爸打的场景。和今天一样,六七月的天气,总是那么闷热,那么让人烦躁,妹妹等一众小伙伴趁放学回家的间隙,花三五分钟到我家附近约1公里外的水塘游一圈,碰巧那天爸爸中午在水塘周边干农活,亲眼目睹整个玩水过程。回到家,爸爸正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,妹妹放下书包,爸爸冷不丁问一句:“又去玩水了”?“没有”,妹妹回答得很干脆,爸爸随即从身后抽出早准备好的竹条,劈头盖脸朝妹妹打去,我在旁边看的瑟瑟发抖,虽然不知道爸爸为什么打妹妹,但是看得出爸爸很生气,爸爸应该打了有2分钟,随后叫她跪在长板凳上,自述她的“犯罪过程”,妹妹一开始还吞吞吐吐。爸爸说,你不说,我来帮你还原事实经过,谁先下的水,谁没有下水,是谁把你们的衣服沿水塘边给你们抱过来……情节丝毫不差,妹妹都不知道爸爸是怎么知道的。事后爸爸语重心长的给我们讲了一些溺水的案例,后来我问爸爸是怎么知道妹妹玩水的,爸爸说他会“掐算”,哪怕他在家,闭上眼就能“算”出孩子们干了什么坏事。我信以为真,从小就被爸爸的这种“超能力”“恫吓”,所以,我至今都不会游泳。慢慢的我们长大了,才知道,爸爸是出于对我们的爱,是要我们珍惜生命。
像这样的案例不多,但是每一次都是刻骨铭心,还有一次是十几个小伙伴追逐打闹,事后所有孩子都逃不了被各自的父母狠揍一顿。玩游戏也罢了,关键是我们在人家荞麦地里玩,好好的田地被我们搞的一片狼藉。经过各自父母的道歉,幸运的是主人家也没有索要任何赔偿,但是回家继续挨揍是少不了了。在那个相对贫困的年代,主要收入都来源于农作物,毁人庄稼,等于断人活路。经过这件事,爸爸妈妈告诉我,粮食对庄稼人的重要性,也让我看到庄稼人的朴实,要与人为善。
“爸,实在不好意思,我才下班”
“说啥了,傻小子,赶快吃饭去”,我升井后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父亲。
父亲虽也不过是初中文化,但告诉我的都是颠扑不破的道理,“要告别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困境,就只有读书”,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。当时农村教育条件相对落后,我上完小学后,爸爸就把我送到离家几十公里外的县城上学,至今,我仍然觉得这是爸爸做的最正确的决定。虽然我没有考上正规大学,没有活成他们所预想的样子,但是在这里,我增长了见识和阅历,找到人生的方向。虽然不富有,但是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在这里立足,虽然离梦想还有差距,但是我一直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迈进。
“儿子,不好意思,爸爸今天没有给你过生日,等过几天不忙了,给你买一个蛋糕,好不好”
“妹妹,是爸爸的电话对不,爸爸、爸爸你什么时候回来,我和妹妹给你准备了父亲节礼物呢”,第二个电话是打给我那调皮的儿子。父亲节,礼物,儿子的生日,我这个儿子当的不称职,我这个父亲更加不称职。现在回想起昨天父亲的电话,他是想见到他的孙子,看看我小时候的样子,我的两眼瞬间被泪水打湿,半天说不出一个字……
所谓幸福到底是什么?有一个难忘的童年,一个完整的家,亦或是经过岁月的磨砺,成为父母心中的骄傲,在父母身体还康健的年纪,对自己说“我还行”,能让儿女专注于自己的事业;在父母健在的时候,能够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,我觉得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,活出自我,我就是人生最大的赢家。
回望过去的三十载人生路,我为陪伴我整个童年的农村生活而心怀感激,为父亲的言传身教而感恩,为我在奔跑的路上遇到的荆棘和挫折感谢。如今我已为人父,才知道当初你们的不容易,感恩你们赐予我生命,感恩给我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,感恩你们为我做的一切。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,我也会怀着感恩与敬畏,延续父爱如山的真谛。爸爸,我爱你,节日快乐!